古琴,从来也不是一件“独奏”的乐器

2023-05-10 14:56:27



来自窦唯与巫娜合作专辑《山豆几石页


从未注意过,鸟鸣声如此壮观。

布谷鸟,喜鹊,麻雀,这是我能认得出的声音。此外至少还有五六种鸟鸣。初入卧佛寺内的得大茶舍,这些声音还只是时隐时现,待到这次“娑罗琴茶诗集”开始,鸟鸣声渐渐宏大起来,隐隐的,还有微弱的虫鸣。



      

人在这浓荫之下,古刹之中,终于成为了自然的一员。

 

在静默中,嗅觉和味觉也灵敏起来。茶香温柔地环抱着我们。



      

斟上第一杯茶的时候,《良宵引》的曲调开始慢慢流淌,琴声里有着水流的质感,毫无滞碍地与鸟鸣声相和,成为一首层次丰富的交响乐。寺中并无水景,但巫娜老师的琴声,为这里添上了水的灵动和清澈,我们的身边,有着月光一样的溪水,清泠地流过。


那一刻我有点胡思乱想。《良宵引》就只能是一个美好夜晚的引子吗?只有《流水》才会有“洋洋乎志在流水”的意境吗?同样的一首曲子,在不同的环境里,表达出的意境,真的是不一样的啊。此《良宵引》,非《良宵引》,是名为《良宵引》,也未可知吧。




在接下来的即兴和《忆故人》,巫娜老师的琴声又有了风的质感。不是“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的猛烈,也不是“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隐逸,而是“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洒脱和淡然。间或又有檐上的风铃加入这合奏之中,提醒着这自然之中,这种风的存在。

 

及到《酒狂》,又是另一种感觉。在好几场雅集里听巫娜老师弹过《酒狂》,每一次的感觉都不一样——也许是暮色渐渐降临,心如归鸟的缘故,合着枝叶摩挲的声音,这次雅集中《酒狂》中很“硬”的感觉被中和了,像是有一种陈年佳酿的香醇。我们醉在其中,可以感觉到老师也醉在其中。



在演奏的间歇,我们集体吟诵陶渊明的诗,“翼翼归鸟,巡林徘徊。岂思天路,欣返旧栖”。我们在琴音里《忆故人》,“桂花开处系平生,万竹山青青,千重宿雾,百年梦境,觅觅复寻寻”。我们在新的视角下回顾对父母的责任,“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离开学校很多很多年,这种集体朗诵的感觉既亲切又陌生。一群由成年人将自己的阅历读进诗句里的气场,和幼年时的口是心非,有着许多不同;而藉此抵达一种美好境界的初心,却并未改变。



我将这场琴茶诗集视为一场音乐会。吟诵,也是音乐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雅集结束的时候,主持人请巫娜老师讲话。老师说:“我其实并不想讲什么,都在琴声里了。”




我理解老师的心情,因为此时语言仍不能将雅集中感受到的种种天地人和的妙境表达一二。但我仍想试图表达我所感受到的琴声:古琴,从来也不是一件“独奏”的乐器,在3000年前它被我们的祖先发明开始,它一直在与风声,水声,鸟鸣声,树叶的摩挲声,以及我们的心跳声,或者吟诗作赋的回声,亲密地唱和;它是一把秘钥,借由泠泠七弦,打开自然之门,让我们看见自己,看见天地。




亲爱的琴友们,

巫娜古琴十分重视每一位的想法,

所以我们刚刚开通了文章评论功能,

希望大家互通有无,让巫娜古琴更有效的陪伴!


留下金口玉言再走吧!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厦门西洋乐器网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