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上全运:古稀之年王书人将航模进行到底

2023-05-10 14:56:27

    5月23日是距第十三届全运会开幕96天,天津街头巷尾随处可见迎接全运会的标语,越来越多的天津市民来到体育场馆挥洒汗水,全运会的精神已经在我们城市传播开来。

  但少有人会比王书人更兴奋。两个多月前,他刚听说航模项目暌违24年重返全运会赛场。“我很开心,听到消息后就坐不住了,我决定参赛,在我死之前,一定要在全国最高水平的赛场上比一比。”70岁的王书人从柜子里重新翻出以前的很多“老战友”——曾陪他获得诸多荣誉的模型飞机。

  “天津航模队在多届全运会都拿到过金牌,看着这些航模就想起了以前一起并肩作战的队友们。”王书人摩挲着机翼,手微微有些颤抖,“这次航模回归全运会,对航模人是件大喜事,对我而言是一次圆梦,我不指望取得多好的名次,我会享受过程。”


 1 

为祖国航模事业贡献一切

     王书人第一次接触航模是在1959年。当时只有12岁的王书人观看了一次北京航模队的表演,便一头扎进了航模世界。“表演很震撼,人用线操纵着航模上下翻飞,做出各种精彩的动作,对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在北京举行,当时的竞赛项目中就有航模。而北京航模队正是这届大赛的冠军队伍。冠军的表演让王书人看得如痴如醉,他随即加入了天津市少年宫的航模小组,从此业余时间被航模填满。

  航模运动项目有很多类别,王书人最感兴趣的就是线操纵特技项目。“我从1960年开始参加线操纵特技比赛,这个项目要求运动员在地面通过规定直径和长度的操纵线改变飞机飞行高度和姿态,使其围绕自己做圆周或特技飞行。”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项目的飞机模型都是要自己做。对王书人来说,最金贵的,莫过于发动机了。他记得上学的时候曾经省吃俭用攒了几个月,才买了一个15元的小发动机,捧在手里像宝贝一样,一直看,边看边乐。王书人说,父母每天会给自己三毛钱买早点,那台发动机就是用一顿顿早点钱换来的。

  然而光有发动机是远远不够的,机身怎么设计,机翼的形状,如何提高升力,选择什么材料……用王书人的话说,一架航模包罗万象,涵盖许多超出了小学、初中水平的知识点。那怎么办,只能自己钻,买专业书籍看,不光看中文的,还看俄文的。王书人从书柜里翻出几本泛黄的俄文书,“俄文也是自学的,年轻的时候看俄文没问题,现在老了,好多单词忘了”。

  王书人17岁正式加入航模专业队。进入专业队后,他有了把航模当做一辈子事业的决心。王书人又从俄文书底下抽出一个褐色记事本,笑称这是一个“53岁”的记事本。

  本子的封皮上模糊印着“训练日记”几个字,日记的正文基本都是飞机模型的图纸。“年轻时候画的,有些粗糙,不过好多老航模人找不着的设计图,我这全有。”王书人笑着说。

  扉页上则是年轻的王书人用钢笔写下的相伴至今的誓言:“为祖国的航空模型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切。”

  这句沉甸甸的誓言经受了历史环境的重重考验。,王书人先后辗转山东、内蒙古,不仅远离了亲人,也远离了航模。

  1976年,王书人在一家氧气厂工作,业务不错,还当上了领班,一天他正在厂里上着班,航模梦又自己悄悄飞回来了。当时内蒙古航模队里少一个会线操纵特技的选手,就四处打听,找到了王书人,把他“挖”走了。

  在1979年第四届全运会上,王书人夺得了国际级线操纵特技项目的亚军。也是从那时起,王书人将自己制作的航模命名为“飞天”。和敦煌壁画同名,既是“飞向蓝天”,也是“飞回天津”,一语双关。


 2 

天津航模从风光到没落

 1984年,王书人终于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加入了天津航模队,并代表天津参加了六运会、七运会。回忆起当年的辉煌,王书人感慨万千,天津航模队当时堪称“梦之队”:凡是有天津队参加的比赛,天津都有冠军,七运会天津的第一个冠军就是天津航模队拿下的。

  在国内赛场成绩斐然也让王书人得到了为国效力的机会。1986年匈牙利佩奇、1988年乌克兰基辅,都留下了王书人为国征战的足迹。尤其是在1988年的世界团体锦标赛上,包括王书人在内的中国队战胜了美国队,夺得了团体第二名,站在领奖台上让王书人无比自豪,而那次的冠军是东道主苏联队。

  王书人找来一本相册,照片里和外国人站在一起的王书人自信地笑着。“在航模项目上,我们中国人能破世界纪录,能拿好成绩,和外国人比起来丝毫不落下风。”

  但辉煌的成绩掩盖不了航模运动逐渐走向没落的事实。随着全运会全面服务于国家的奥运战略,航模项目在七运会后便退出了全运会舞台。随之而来的就是专业运动员退役、教练员转型,航模运动走向低谷。

  在1993年,七运会比赛前夕,天津航模队就得到了队伍即将解散的消息。而赛前,队里的郭浩洲教练在成都集训时不幸去世,客死他乡。多重打击下,剩下的队员和教练立志拿下冠军,告慰亡灵。

  赛场上的成绩让人欣喜,但对于很多老队员来说,已经是时候说“再见”了,比起追寻渐行渐远的航模梦,找一份工作养家糊口更重要。“当时那批老队员还在从事航模事业的如今已经没剩下几个了,有开公司的,有坐办公室的,有拿教鞭的,做什么的都有。”王书人说。

  不过七运会后,航模队不是立刻就解散,为了保住这支队伍,大家也做了不少努力。“我们叫‘创收养项’,创收就是靠给别人做模型挣钱养队伍,我们会承包一些楼盘、桥梁的建筑模型制作,甚至还给八一电影制片厂做飞机模型,《大空战》《大决战》这些电影里的飞机好多都是我们给做的,因为我们擅长手工。”

  也是在1993年,王书人参与组织成立了天津市航空运动协会。全运会之后,队伍全靠自己养活,出去比赛费用全得自己拿。条件越发艰苦,老队员们也在陆续退出,但王书人一直坚持着,一有比赛他就报名参加。

  时至今日,王书人还在为天津航模队的解散而惋惜:“天津是中国航模运动发祥地之一,航模因为是舶来品,正是从天津这样的通商口岸传进来的,在天津找上岁数的老人,他们都知道航模是什么,如今这项运动24年没搞,跟人家其他省市比就落后了,很可惜。”


 3 

回归全运老夫聊发少年狂

     2006年,王书人为了陪孩子来到美国,而来到美国第一件事就是找工作。当时在当地报纸上发现有个乐器行需要有木工经验的老师傅,能够修乐器,正好王书人从小喜欢拉小提琴,他决定去试一试。

  巧的是乐器行老板也是个航模爱好者,去应聘之后,王书人顺利地得到了工作。“实际上我根本没给他修几把琴,光教他做航模了。”老板还给王书人报名参加了洛杉矶公开赛,结果王书人一举夺得了冠军。

  领完奖牌后,王书人去了趟厕所。“结果发现马桶里全是血,我心想坏了,幸亏老板人不错,给我钱让我去检查,结果一查,直肠癌。”王书人说,做完检查,医生就直接指着显示屏告诉他,哪里是肿瘤,说如果不早点手术,他很快就会死。

  王书人立刻飞回天津做手术,还好手术顺利,身体慢慢缓了过来。“这些年病情还有些反复,一共做了三次大手术,直到最近才慢慢恢复了精神。”

  这次参加全运会,有不少人担心王书人的身体,怕他扛不住。“航模运动还是挺耗体力的,但我对自己的身体有把握,希望在这次全运会上为我的航模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倪连滨原来也是天津航模队的队员,这次他和王书人报了同一个项目的比赛,他说:“这次是圆王书人老师的一个梦,也是圆我的一个梦,以前我一直盼着能有个机会和老师同场竞技,这回终于能如愿了。”

  王书人说,参加这届全运会遇到的都是自己的小字辈。“不光是徒弟,还有徒孙呢,北京有个10岁的小孩,我以前带过,今年也要参加这个项目的比拼,估计整个赛场就我这么一个老头子。”

  有人问老爷子,70岁高龄还代表天津参加全运会,是不是天津没人了?王书人直摇头:“话不能这么讲,我这个老头子参赛不是为了拿名次,我都那么多年没练了,怎么比得过全国舞台上的精兵强将?我参赛是为了带动年轻人爱上航模,对这项运动产生激情。”

  不过天津的航模人才少了,王书人对此并不否认。“现在家长都愿意孩子好好读书,他们总认为航模是小孩的玩具,这其实是个误区。航模是一项体育运动,既需要体力,更需要脑力,它不仅不耽误学习,还会促进学习,我国有不少航天人才小时候都是航模爱好者。”

  王书人拿起了这次备战全运会的战机“飞天28号”。“这是我在美国洛杉矶夺冠的飞机,很轻,不到3斤,做一架模型不是斤斤计较,而是‘克克计较’,里面的学问大了,集数学、物理、材料、气象等多学科于一身,玩航模的学习都不错,学习不行可玩不转航模。”

  从美国回来之后,王书人一直活跃在航模的教学岗位上。他还进入一些培训机构专门教孩子们航模制作。而这次的全运会在王书人眼里更是一个普及航模运动的好机会。

    

稿源: 今晚报  作者:李子涵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厦门西洋乐器网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