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德彪西一起围炉夜话

2023-05-10 14:56:27

德彪西是众人皆知的风流才子,虽然家境并不富裕,却喜好奢华,对于艺术有着执着的追求。从绘画到诗歌,德彪西都有着自己的见解,也有着自己广阔的朋友圈。2018年正是德彪西逝世100周年,即使时光流逝,他的众多作品都成为了舞台上长演不衰的经典。



在未来的四个夜晚里,周婕邀请到了三位嘉宾——上海音乐学院陶辛教授、周正教授和青年钢琴家薛颖佳——与我们一起走进德彪西的世界,与这位风度翩翩气质迷人的法国大才子围炉夜话。



午后做梦 ×

管弦乐作品

德彪西是一个带有着慵懒气息的作曲家,这一点可以从他的管弦乐作品《牧神午后》前奏曲中看出。

当长笛懒洋洋地奏响、竖琴加以叮叮咚咚的拨奏,圆号吹出朦胧、迷茫的阻塞音,人们很快就会跟随德彪西进入一种梦境。而这个梦境,属于德彪西,也属于诗人马拉美。


马拉美在诗歌《牧神午后》中,一开篇就写下了“林泽的仙女们,我愿她们永生。/多么清楚/她们轻而谈的肉色在空气中飞舞,空气却睡意丛生。/莫非我爱的是个梦?”的诗句。也正是这个“梦”字激发了德彪西的创作灵感:夏日时分,一个阳光稀散的午后,空气中浮动着一些令人躁动不安的东西,半神半兽的牧神潘躺在芦苇丛中,懒洋洋的阳光下他做了一个梦。



德彪西的创作完美地贴合了这首诗歌。德彪西用瑰丽多变、光怪陆离的和声、扑朔不定的旋律和精妙的配器把马拉美的那种诗的意味给扩展了出去,所以马拉美曾经非常激动地对德彪西说:“你对我诗歌意境创造性的表达远远的超出了我所要表现的氛围和味道,真的应当感谢你”。音乐家在这里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德彪西让交响乐蒙上了梦境和幻觉,也笼罩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头。《牧神午后》前奏曲被公认为音乐界的第一部印象派作品,成为二十世纪现代派音乐的开山之作。


陶辛教授 《牧神午后》解析图(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吟诗赏画 ×

交响诗

此后,德彪西在交响诗创作上逐步走向正轨。《夜曲》、《大海》等一首首撩人心弦的作品相继诞生,纵使曲调不断改变,德彪西的慵懒性情却不曾有过丝毫改变。


德彪西的交响素描《三首夜曲》作于1897-1899年。在创作时,德彪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好友、诗人瑞格尼尔的美学观点的影响,但这部作品的诞生更多的是源于画家惠斯勒的油画《黑色的夜曲与金色的焰火》及斯因邦的诗《夜曲》。德彪西自己这样说明:“夜曲的标题,在这里应作较一般性,尤其是较富装饰意味的解释。它不采用夜曲惯有的形态,而以特殊的印象与光影为焦点,烘托出所包括的所有意象。”

惠斯勒《黑色的夜曲与金色的焰火》


当德彪西描述自己所作的这部交响三联画是“对单一颜色做各种组合的实验,就像是研究绘画中的灰色”时,他心中所想的正是惠斯勒的画作《夜曲》。他注重表现大自然的光与色的变幻,用音响的明暗浓淡对比作为色彩,勾画出朦胧迷离的画境,表达自己对于现实外界瞬间的感性印象与体验。

除了惠斯勒、斯因邦的画作,德彪西尤其喜欢英国画家透纳和法国画家莫奈的作品,并与他们私交甚笃。他在1905年完成的管弦乐作品《大海》就是因为受到了他们的艺术启发而创作的。


莫奈《日出·印象》


为了创作出有自己特色的音乐作品,德彪西还在长期的实践中,潜心探索艺术和音乐的本质,反对传统的配器规则,认为弦乐不必以抒情为主,木管也具有人声一样的丰富色彩。在他的音乐中,传统的管弦乐器结构如印象派画中的颜色一样被细分开来,每种乐器几乎成为一个庞大室内乐队里的独奏者。他的作品综合了诗、乐、画等多种艺术的因素。这种艺术上的结合是整个二十世纪法国艺术歌曲创作领域的一个命题。 


陶辛教授 《夜曲-云》解析图(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难忘“遗忘” ×

艺术歌曲

德彪西的艺术歌曲主要受瓦格纳、鲍罗丁与穆索尔斯基等人的影响,歌词大多取自当代诗人的诗作,这与他爱好诗歌有着必然的联系。


,德彪西最喜欢引用的诗歌是出自魏尔兰的手笔。其中最为著名的《被遗忘的歌》,灵感和内容均取自魏尔兰的诗歌,而这恐怕也是魏尔兰的诗歌第一次被谱写成艺术歌曲。《被遗忘的歌》的成功也使德彪西从那种沙龙味道很浓的风格中摆脱出来,形成了一种高贵而不失优美的独特艺术歌曲风格。这部歌曲的初版是在1888年,后来又再版于1903年,作品题词献给了第一位梅丽桑德的扮演者——苏格兰女高音歌唱家玛丽亚·加登。 


值得一提的是,在演唱这首歌曲时,应当放弃那种非常圆润的表现而更多地采用类似于吟诵的唱法,以烘托出魏尔兰诗歌中那种忧郁、惆怅的气氛。这部《被遗忘的歌》因为其高贵华美的曲调也并不曾被遗忘,甚至德彪西自己都运用了类似的手法创作了钢琴曲《沉默的教堂》。



化学实验 ×

钢琴曲

除了艺术歌曲,德彪西还根据魏尔兰的诗作创作了钢琴独奏《贝加莫组曲》(其中包括著名的《月光》)和钢琴二重奏《小组曲》,这些有趣的作品也充分显示了作曲家在音乐领域里的广泛兴趣和探索。


德彪西的作曲创作几乎涵盖了方方面面,但钢琴是他最钟情的乐器,也正是钢琴作品的创作贯穿了德彪西的整个作曲生涯,敏锐地展现了他风格的转变和进化,同时钢琴这件乐器又完美承载了他对音乐色彩的追求。德彪西为钢琴所谱写的独创性作品,其重要性更是无可置疑。



相比于循规蹈矩地进行创作,德彪西更喜欢在钢琴作品创作中进行自己的音乐实验。在他与俄国女富豪梅克夫人同游欧洲各地时,又将自己的敏感、脆弱情绪带入了作品,其中突出的例子就是《贝加莫组曲》中的《月光》,伴随舒缓的引子进入乐曲,让所有聆听者沉浸在一个被泡沫笼罩的梦境里,虽然一触即破,却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给予无限的安宁。

在他的钢琴曲里,也有着不少东方色彩,而他也开拓性地将这些异域风情写入乐曲。在德彪西创作完成《版画集》之后,他辉煌的钢琴作曲时代也随之开启。《版画集》这套组曲中的每一首乐曲都非常杰出,组曲的标题也正是和当时非常流行的日本版画相关。



关于德彪西,其实尚有很多耐人寻味的故事,甚至他的每部作品背后还都有着令人津津乐道的风流事。那么就让陶辛教授(3月19日、3月29日)、周正教授(4月6日)和钢琴家薛颖佳(3月26日)与主持人周婕一起,在四期《古典音乐时间》节目中,与大家一起纪念德彪西。


撰文 | 王心远

编辑 | 应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厦门西洋乐器网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