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天籁之声《稻香》---阿卡贝拉无伴奏合唱!

2023-05-10 14:56:27

很多人都听过周杰伦的《稻香》

但是阿卡贝拉纯人声伴奏合唱的版本

你又听过吗?




近日,一群来自厦门的初中生

纯人声无伴奏合唱和杯子敲打

完美演绎了一首《稻香》

简直就是天籁之音啊!



3月12日 在微博上

也为他们点赞!

赶紧戳视频享受一场视听盛宴!▼



这群00后的轻声浅唱

如天籁般纯净

如晨曦般美好

让人沉醉其中

小编也就听了50遍


他们是谁呢?


事实上

这14位歌者是厦门六中合唱团的

00后初中生



上一次演绎的纯人声无伴奏《青花瓷》

就已经火遍全国了!

这一次又出神作!

 


这一次的《稻香》

他们依然沿用阿卡贝拉无伴奏

多声部合唱配合打击乐的方式进行演绎

不过

原来的身体打击变成了打击杯子

 


合唱团老师说

参演的学生都是初一的学生

年龄都在13岁上下

整个节目排练了大概一个月



这比之前打击身体的方式要困难许多

因为孩子们在演唱同时

还要同时协调复杂的动作

然而他们还是做到了

 


而他们选择周杰伦的歌曲

是更适合孩子们发挥



网友们都纷纷表示

杰伦听了都要爆灯了!



鹏飞李李李:一定要逼自己上名校!越优秀的学校越会玩!

苍穹一曲:很好听,这才应该是学生时代音乐带给他们的东西。

梦幻雷霆:这才是孩子呢,阳光,自信,美好,不带成人气。


再来听一曲婉转悠扬的《青花瓷》吧▼



听了他们如天空般蔚蓝清澈

空灵婉转的歌声

你有没有被惊艳到呢?

一大波80后、90后表示

后生可畏、血槽已空啊!

小编已被这些00后鲜肉完美圈粉了



这青春的味道、向上的朝气

你,感受到了吗?


----------以上内容摘选自“蝌蚪课”公众号,在此感谢!



补脑:啥叫“  ”无伴奏合唱“呢?

中文名:无伴奏合唱
外文名:a cappella
中文音译:阿卡贝拉

------以下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无伴奏合唱
无伴奏合唱是指仅用人声演唱而不用乐器伴奏的多声部音乐表演方式,也包括为此写作的声乐曲。无伴奏合唱源于欧洲中世纪天主教堂的唱诗班(圣乐团)。自文艺复兴后期起,才渐渐成为世俗音乐演唱形式。 无伴奏合唱能充分发挥男女不同声部、声区、音色的表现力,并在整体上保持音质的协调和格调的统一。在长期的发展中,无伴奏合唱积累了丰富的曲目,它至今仍在欧美音乐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a cappella 无伴奏合唱 意大利语原意为“按教堂风格”,指由无伴奏的人声演唱复调(多部的)乐曲。原用于宗教合唱音乐,现亦用于世俗音乐。约起源于15世纪末作曲家J.德普雷时代,至16世纪晚期在帕莱斯特里纳为梵蒂冈西斯廷礼拜堂所作音乐中达到登峰造极之境。因为乐谱中没有写明独立的器乐声部,后世学者便认为合唱是没有伴奏的,但现已查明,当时是有一架管风琴或其他乐器照式照样“重复”某一个或几个人声声部的。至17世纪,无伴奏音乐让位于康塔塔,在后者的乐谱中,乐器与人声声部均予写明。

历史:
无伴奏合唱(或音译为“阿卡贝拉”)是合唱音乐艺术中一门独特的表现形式,它与其他各种类型的合唱的区别,首先在于它不与任何乐器组合,只单用人声作为表现的工具。在西欧通常都称无伴奏合唱为“A Cappella”[1]。这个字(意大利文)的原意是:按照教堂风格。原来西欧的教堂音乐在十六世纪以前,主要都是用无伴奏的人声演唱。有时即使使用乐器,那些乐器声部也不过重复人声的声部。那时按照教学风格所写的无伴奏合唱便被称为A Cappella。
在文艺复兴时期之前,合唱音乐多存在于教堂圣咏之用,并以纯男声多重清唱(最多加上管风琴)形式来展现人声的纯粹美。
然而,从文艺复兴时期到今天,A Cappella的发展早就超出圣歌的范畴,甚至可以说,超出人们对人声表现的想象,并发展出许多不同合唱型态—如廿世纪初发展于美国的“理发店四重奏”、以12位歌手组成的多声部“大学无伴奏”、美国街角流行曲风的“嘟哇无伴奏”、着重美声和弦的“福音无伴奏”;但这样的分类不应被视为A Cappella的派别,即使在许多民族音乐当中,如塞尔特民谣、犹太音乐、蒙古、印地安、以及东欧乡间的民俗音乐,都大量运用了纯人声重唱作为素材。
今天的A Cappella,已不单单指某一类型的歌曲,而是泛指一种演唱形式、一种以人声为乐器的编奏法;它的变化也越来越多,从单纯三四声部的合唱,演变到多人重唱,再演变到模拟乐器或大自然等声音,仅仅人声,已经可以创造出类似管弦乐或流行乐曲的丰富效果。喜爱A Cappella的人也遍布世界各地,并成立了如CASA(国际现代A Cappella协会)等具规模、每年举办竞赛的权威机构,以及如Mainely A Cappella、Primarily A Cappella等出版乐谱、录音、教学的全球性经纪公司。
但A Cappella不是只属于合唱爱好者的瑰宝,所有时代的音乐人都会采用A Cappella—披头四是最常被提及的例子,最 近许多流行乐团也都纷纷起而效尤,如美国黑人爵士团体Take 6、日本圣堂教父合唱团等均出版整张A Cappella专辑;流行歌手如黎安·莱姆丝、林忆莲、平井坚、甚至台语歌坛的江蕙等,都运用A Cappella作为创作或编曲的灵感,甚至以此为宣传重点。近年来最令人印象深刻的A Cappella明星,当属黑人歌手巴比·麦菲林,他单人创造了丰富的音响效果,将A Cappella带入另一个新境界。
至于演唱A Cappella的团体,人数从三人到百人不一而足,一般业余团体多为二十人以上,区分为多个声部;而职业团体则以三至七人较为常见,这是因为在职业水平的要求之下,精致的音乐不需人多,每个声部只需要一个人,维持也比较容易。国王歌手便是职业A Cappella合唱团中的翘楚,他们的音乐会不只是“演唱”,甚至可以说是一场精采的人声“秀”,包含了舞蹈、肢体语言、表情、剧情、幽默、互动,并不断推陈出新,说是A Cappella的极致也不为过。


演变
当代无伴奏合唱— contemporary a cappella— 就是以纯人声清唱的形式(即不用乐器伴奏)唱出当代原创或改编的音乐。来自世界各地的专业组合为数甚多,而纯为兴趣而成立的业余组职也愈来愈普遍。
“A cappella”其实是意大利文,意思为“如教堂风格”(cappella一词意为教堂)。在中世纪的教堂里,所有音乐都是用人声清唱的,故教堂风格音乐即无伴奏合唱。到大约19世纪,“A cappella”一词也开始被挪用来形容各种无乐器伴奏合唱音乐 — 不论是圣乐与否。
专业的a cappella组合多由4-8人组成;业余及校园组合人数一般较多,以便保持长年运作。
在欧美地区,无伴奏合唱是种非常流行的合唱形式,几乎每所大学都有a cappella组合,而这股热潮亦逐渐渗入了不少中学校园。
当代无伴奏合唱与传统合唱(不论有伴奏与否)最为不同之处有下列两点:
I 象声技巧(Vocal mimicry)
即演唱者利用声线模仿各种(特别是乐器)声音,其中以模仿敲击乐器最为常见(vocal percussion),有些歌者也擅于模仿吹管乐器、电结他甚至其他乐器的音色,在音响技术的协助下,这些由人声模仿出来的声音往往几可乱真!
II 非实义音节(nonsensical syllable)
即没有实际意义的音节,如“fa-la-la”。传统合唱有时也会包含非实义音节,如英式牧歌(English madrigal)的就常有“fa-la-la”的段落,但所占部分比起当代曲目要少得多。一般歌曲的前奏、间奏、尾声和伴奏声部,都常以非实义音节唱出;也有一些所有声部都唱非实义音节的“纯音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厦门西洋乐器网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