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克纳的尾声常常很麻烦,经常似是而非,而且太短丨巴伦伯伊姆谈布鲁克纳交响曲

2023-05-10 14:56:27

巴伦博伊姆指挥布鲁克纳《第四交响曲》





巴伦伯伊姆谈布鲁克纳交响曲1、布鲁克纳最为美丽的作品丨切利比达克指挥《第七交响曲》;2、布鲁克纳的“启示录”丨聆听汪德指挥《第八“悲剧”交响曲》;3、忘却上帝的时代,布鲁克纳将希望寄托在音乐中;4、布鲁克纳给指挥家汉斯·里希特小费丨“拿去,为我的健康喝上一杯啤酒吧!” 5、勃拉姆斯是面向过去的,布鲁克纳是面向未来的!6、哲人维特根斯坦论勃拉姆斯、门德尔松与布鲁克纳


一、关于巴伦伯伊姆的一段采访(上) 

采访人:Nikolaus Deckenbrock 

ND:普遍存在一个的误解,认为布鲁克纳是把一首交响曲写了九次。对你而言,第八交响曲和其他的八首有什么分别?

巴:是的。布鲁克纳并没有像贝多芬或马勒那样在每首交响曲里建立起九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而他的交响曲里面都包含着难以在其他作曲家身上找到的某种统一。但是,我觉得这九首作品的个性的差异远远大于其共性。

作曲家经常被一些音乐家,乐评人和大众做了某种定型:贝多芬是巨人;肖邦是患肺结核的;莫扎特是巴洛克的花花公子;布鲁克纳是对上帝极其敬畏的圣僧;瓦格纳是自大狂等等。当然,这不是真的。

  • 如果贝多芬是巨人,那田园交响曲和第四钢琴协奏曲是怎么回事,对弦乐四重奏该说说什么呢?

  • 同样,也不能说肖邦的第二奏鸣曲——里面有葬礼进行曲的——像“肺结核”那样虚弱。

  • 如果莫扎特是巴洛克的花花公子,“费加罗”第二幕结尾那是什么?

回到布鲁克纳,传统的焦点是他的作品的长度和里面形而上的超自然的世界。如果那样,会限制了我们对他的认识。

  • 比如,第七交响曲和其他的几首的差异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这不仅仅是它是用大调写成,其它的是用小调,第七是更富有史诗性的,第九在性格上更有戏剧因素。相比之下,第六的终乐章则带有一种神经质的特性,使人联想到马勒的后期作品。这种带有神经质的节奏的能量,就已经和传统上人们关于布鲁克纳的“天主形象”格格不入。

  • 对我而言,第八交响曲是上述因素的综合。

它在节奏上有巨大的能量。它的第一乐章的节奏和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节奏相同并不是偶然的。音符不同,但节奏完全一样。不管是否巧合,节奏的力量和严谨当然是相似的。慢乐章是一首建立在庞大的和声与细腻的旋律的歌曲,很长。所有这些意味着我们处理的是一部非常特别的交响曲。有趣的是,这部作品集合了三个不同的世界。

  • 第一,是瓦格纳充满着半音主义和半音的张力的和声世界;

  • 第二,从传统的角度看,作品是绝对古典的,实际上在布鲁克纳同时代的作曲家只写交响诗。不是时常有这样的说法吗?在贝多芬和布拉姆斯之后,人们只有写比较小规模的交响诗的份;或者说贝多芬是最后的交响曲作家。当然,这也不是真的。布鲁克纳用的结构是相当严谨和古典的。

  • 第三,是属于很个人化和非科学化的,它影响着整部作品的气氛,许多布鲁克纳的作品是带有浓厚的中世纪的和......

莱夫·希尔格斯坦指挥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



ND:老式的?

巴:对。老式的个性。你不但可以在第四,第五交响曲明显地感受到,还有第八也是这样。我们会感到有来自11和12世纪的古老的元素,18世纪的形式世界和19世纪的和声世界。这就是为什么这部作品对我而言是如此丰富的。 



ND:你觉得这些古老的元素是如何在作品中表达,特别是第八交响曲?

巴:首先,是通过铜管的和弦。在第八交响曲的第四乐章里,就有几段这样的铜管和木管的和弦的经过句,布鲁克纳是用它们和半音的突然停顿来勾画出对比的效果。这些做法可能在“英雄”的开始已经见过:两个开始的和弦,跟着是三小节的具有戏剧化因素的降E大调的和声,接着是从降E到D的升乐半音,然后是升C大调。正是这些半音的处理取得了紧张的效果。从这个角度,“英雄”开始的整个部分是个战场,一方面是分解和弦作为和声的开始;另一方面,是细微的半音的间隔。这样的做法在布鲁克纳作品里更得到了发扬。正是在乐章的一开始——在开始的颤音后,就用了半音的写法。整个部分完全是半音的体系,复古的感觉给我特别的冲击。我再说一次,中世纪的合唱式的开放和弦与19世纪半音体系的纯粹感受,给我的震撼是多么的大啊!

约胡姆指挥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



ND:布鲁克纳是林兹附近的圣佛罗里安教堂的着名管风琴演奏家,他的交响曲经常被认为是很“管风琴化”。这对你的指挥有什么影响?在纯粹的交响曲里,你会尽量处理得“管风琴化”或管风琴式的力量化吗?

巴:都有。铜管的号角就是很好的例子。比如,在第五交响曲的结尾,铜管的声音就应该像一座管风琴。如果小号太明亮了,圆号太暗了,长号太粗糙的话,那效果就荡然无存。所以布鲁克纳要求这三组的乐器以绝对准确的音准,完美的平衡度和单一的音色奏出管风琴般的声音;他绝不能容许这些乐器发出其各自独特的色彩,整个铜管组要求统一的,加上低音声部的持续音,代表了布鲁克纳的管风琴化思维。


ND:第八交响曲的第四乐章很出名的,布鲁克纳将所有交响曲的主题结合到一块,最后把音乐推向大高潮。你是否会大胆地认为第八交响曲不仅仅是布鲁克纳音乐的总体表现,而且是综合了旧音乐体系里的音乐手法?是之前音乐的总和? 

巴:我不觉得布鲁克纳有意这样做,他可能是出于下意识的。但最后的乐章的结束的部分是个重头。布鲁克纳的尾声常常是麻烦的,经常似是而非,而且太短。经常说布鲁克纳写得太长,而且经常重复自己,倒不如说真正的原因是尾声太短。你可以看看第四交响曲,还有第七交响曲。对指挥家来说,这就是要面对的麻烦。是处理得很壮观,使它看起来不太短,还是留到结尾大高潮出来完后简短地展现一下就行了?我想了又想,决定有点陡然的结束更有利于壮阔效果的表现。我几乎可以说,是很煽情的壮观。第八交响曲的结尾问题更大:所有的主题都汇集到这里,但任何的处理都是要在声音上加阔直到结尾,最后是一个动态的渐强,但速度的走向好像是反过来的。我意识到结尾的声音要有点徒然。(未完待续)

西方音乐评论马勒专题:1、马勒交响曲对传统的突破体现在哪些方面?他曾说:“交响曲是世界,它包容一切!” 2、杨松斯谈马勒丨演出马勒令人兴奋丨最终目的是让听众感叹“我这两个小时就是生活在天堂”;3、杨松斯谈马勒丨什么是指挥的天赋丨沉浸在作者的经历或作品的氛围中;4、古斯塔夫·马勒:用业余时间作曲的指挥家;5、柏林爱乐首席小号Gábor Tarkövi大师课丨《马勒第五交响曲》、《彼得鲁什卡》每晚一张音乐CD往期马勒:1、纪念阿巴多丨马勒《第六交响曲》丨琉森节日管弦乐团丨2006年;2、【音乐编译】布鲁诺•瓦尔特: 布鲁克纳与马勒;3、【杂文】向死而生:马勒《第二“复活”交响曲》;4、纪念马勒丨西蒙·拉特谈马勒丨第五交响曲丨马勒作品第一号:康塔塔《悲伤之歌》丨“我马勒第一部成熟作品,这部作品源于我的内心深处。” 5、【评论】当代指挥谈马勒:关于马勒对“维也纳第二乐派”的影响;6、【评论】当代指挥谈马勒:指挥马勒的技术问题或挑战是什么;7、【马勒指挥家】滕斯泰特的马勒;8、【马勒指挥家】“打鼓的小男孩”伯恩斯坦谈马勒:“他的时代到来了”;9、每晚古典记录丨《伟大的作曲家马勒》丨中文字幕丨BBC纪录片;10、【评论】当代指挥谈马勒:前辈指挥与马勒;11、【书评】马勒:三重意义上的无国之人?12、许家兴丨阿特湖畔马勒作曲小屋面面观丨当听到湖的倾诉,作曲灵感便容易涌现;13、皮埃尔·布莱兹: “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无视、甚至诋毁马勒绝对意味着无知”;14、【古典】缅怀Gilbert Kaplan和他的马勒《第二“复活”交响曲》;15、【音乐会】阿巴多指挥演出马勒《第五交响曲》;16、【马勒专题】马勒复兴及其音乐精髓(上);17、【马勒专题】“我的时代终将来临”:马勒复兴及其音乐精髓(中);18、【马勒专题】为何马勒是20世纪最重要的作曲家?——马勒复兴及其音乐精髓(下);19、【评论】当代指挥谈马勒:与马勒的第一次亲密接触;20、马勒的爱情宣言丨柔板要表达的是比死亡更有力量的爱情丨《魂断威尼斯》与《第五交响曲》的柔板丨以演奏时间区分对“小柔板”的新旧理解;21、【书摘】诺曼·莱布列希:《为什么是马勒?》;22、【评论】当代指挥谈马勒:人生经历与作品;23、【评论】当代指挥谈马勒:为何马勒许久才被重视?24、马勒《第一交响曲》聆听与比较丨未见有人如凯格尔,从“巨人”旋律中刻意发掘蕴含其中的哲学意味:世界的虚无与沉沦,人性的孤独与救赎;25、我听到了宇宙最深处的声音丨汤沐海指挥马勒《第八交响曲》;26、寻找真实的马勒丨复活就在眼前丨他听命于变化,追求瞬间的完美,与一切墨守成规作战,将时代、个性的印记融入古典音乐,开辟创造性的演绎;27、每晚古典单曲丨他已拥抱了美的本身丨马勒《第五交响曲》第四乐章的柔板丨阿巴多、伯恩斯坦指挥版本;28、谈西诺波利的马勒《第八交响曲》丨这部作品“表达了生于死、人与宗教之间两个原始也是最为迫切的欲念——救赎与解脱”;29、MTT谈马勒《第八交响曲》丨“这部交响乐初听感觉笨重迟缓,真正听起来却是宛如一柄利剑划过,横空寒光闪闪。” 30、谈伯恩斯的坦马勒《第八交响曲》丨他偏于浪漫化、情感化的表达方式与马勒精神世界中种种难以调和的矛盾,相互观照、相互融通。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厦门西洋乐器网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