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0 14:56:27
Drakslar: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 K.622
莫扎特的这首单簧管协奏曲非常优美,把单簧管的音色发挥到了极致,尤其是第二乐章,美的令人心颤。这是莫扎特一生中的倒数第二部作品,当时已被因疾病和贫穷而衰弱的莫扎特,却为人间留下如此欢乐美妙的音乐。这就是伟大的天才的莫扎特。他尝试着为各种乐器写协奏曲,也为这些乐器日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单簧管是较晚的木管乐器之一,也是加入管弦乐队家庭最晚的木管乐器。单簧管大约在18世纪初才被德国人发明出来,因此在莫扎特以前,很少人在乐队中为单簧管声部作曲,即使是莫扎特在乐队中的使用也是在他后期才开始的。
这主要的原因是他有一位好朋友,叫安东·保罗·施泰德勒(Anton Paul Stadler,1753年6月28日 - 1812年6月15日),这位仁兄不知道如何与莫扎特相识的,也许是因为他们都是的同门,也许莫扎特在研究为单簧管作曲的方法时得到了斯塔德勒的帮助?但是莫扎特对他却是真够兄弟,因为他是一名单簧管演奏家,所以莫扎特特别为他写了两首作品,其中之一就是《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另一首是《A大调单簧管五重奏K.581》,这两部作品都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好的为单簧管创作的音乐,同时也成为见证友谊的音乐艺术。
Martin Frost: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 k622
第一乐章:快板,A大调,4/4拍子,奏鸣曲式。乐队引子以弦乐组的一个温柔抚爱的主部主题开始。这首协奏曲的一大特点是,所有的单簧管独奏段都在一个最能表现这种乐器天鹅绒般的,给人美感的音色的力度和音高水平上开始。独奏单簧管接过主部主题时,效果甚至比乐章开始时更柔美。亲切的室内乐织体是由于先把伴奏只限于小提琴而获得的,后来才加上中提琴,最后允许低音弦乐器参加时,只是为了加几笔轻淡的和声支托。第二主题为E大调,单簧管与弦乐密切配合,独奏单簧管的涟漪般的音阶和琶音结束主部主题的陈述,弦乐器接着插入第一主题的旋律完整的结束了呈示部。紧接着,听到单簧管用忧郁的小调式吹出一个对比旋律,开始了发展部。这些惆怅的笔触,即使在活泼的第一和第三乐章中最阳光灿烂的时刻,也总是挥之不去。回转联动后,乐曲很快又回到再现部。该乐章乐队伴奏部分章曾被第83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国王的演讲》作为电影结束曲。
第二乐章:柔板,D大调,3/4拍子,三部曲式。慢乐章开始的旋律是世上少见的最优美的创作旋律,由独奏单簧管直接唱出,不用任何乐队引子.谁能相信,这一天使般的旋律竟是以十八世纪古典派的最流行的陈词滥调为依据的,这一短句已被莫扎特的同时代人用过几十遍,甚至几百遍,但从未用得如此出神入化,难以言传.独奏声部越是装饰、扩展,如在抽枝发芽,越觉得旋律天然地出自单簧管的音色。该乐章曾被用于奥斯卡最佳影片《走出非洲》,广为流传。
第三乐章:回旋曲,快板,A大调,6/8拍子,回旋曲式。尽管节奏遒劲,迂回曲折,这个回旋曲乐章的基本主题和前两个乐章一样,开始由独奏乐器轻轻地、温柔地吹出。在回旋曲基本主题的各次回复之间,可以听到越来越欢腾的插段,装饰性的音阶和琶音一泻而下,直落到单簧管的最低音,又急转直上,比前一次升得更高。第二主题为E大调,作曲家利用单簧管的极高音区,使乐曲更为生动细腻。在小提琴还原F音的强奏下,单簧管被迫奏出A大调第一主题旋律。回旋曲的第三主题为#f小调,虽然惆怅,但始终压倒不了光明。紧接着单簧管又以A大调呈现第二主题。结尾没有独奏单簧管,仅由乐队奏出。虽然此乐章亮点不多,但莫扎特探索并利用单簧管音域的两极,是简朴写作、炉火纯青的选择。
Julian Bliss: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 K622
欢迎关注以下古典音乐公众号
西方音乐评论
古典音乐歌单
每晚古典音乐会
古典音乐放映厅
每晚一张音乐CD
期待您加入自由分享的古典音乐交流微信群
与我们一起聆听音乐,请联系微信17098908309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公众号的推荐阅读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