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0 14:56:27
1908年,丹麦作曲家卡尔•赖内克创作出格调优雅的《D大调长笛协奏曲》,其传统三个乐章的保守结构、轻盈透明的管弦乐配器充满了古典主义风格。
这是一首蕴藏着强大生命力的作品,在演奏中需要感情的投入与贯通。第一乐章温暖亲切,如梦如幻的主题旋律令人印象深刻;第二乐章低音弦乐器阴沉的拨弦迎合长笛悲叹的歌咏,似乎痛苦地与生命永别——当时赖内克已逾八十六岁高龄,不久后逝世,也许这部作品是临终前他对古典主义传统的最后致敬。在富有舞曲风格的第三乐章中,回旋主题将听众带领出黑暗,眼前仿佛又回到了昔日一切美好,又或者是一种新生。音乐是一种语言,自然的“诉说”才能走进人心,这是我所向往的。
柏辽兹为中提琴与乐队创作的《哈罗尔德在意大利》完成于1834年,取材于拜伦的诗歌《恰克斯·哈罗尔德游记》。原诗描述了一位厌倦了贵族生活而离家出走的贵族青年,宣扬了反抗专制的思想和对自由的向往。音乐同时也记录了失恋中的柏辽兹在意大利之行中的感受,他曾说过,这部作品描写了他在意大利阿布鲁齐山区的观感。这可以说是一部自传性作品,疯狂世界中孤独的哈罗尔德实际上就是柏辽兹自己的缩影。
整首交响曲,中提琴独奏处于重要的地位,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协奏曲那种主导地位,而是用中提琴宽广而极尽轻柔的忧郁旋律描绘了一名叫哈罗尔德的戏剧人物形象。
这首曲子给予了中提琴充分的表现空间,很多段落需要拉出中提琴真正温暖内涵的音色。如何在庞大的乐队编制下,使中提琴的声音脱颖而出,对演奏者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韦伯的这首《行版与匈牙利回旋曲》是在大管演奏学习过程中的必修曲目。第一部分行板,先由大管独奏主旋律,其后两次由乐团演奏旋律配合大管变奏。若是处理不当,便会让人感觉冗长。这部分要求将高音域主旋律演奏的丝丝入扣却不过分強调,变奏部分的线条走向明显并突出大管中音域的深刻和低音域的灵活弹性,这是对每一位大管演奏者的考验。
☞ 相关星广会预告 ☜
2015年9月13日 上午10:30
女首席的风采
——长笛、中提琴、大管独奏与协奏曲音乐会
点击底部“阅读原读”进入购票页面
创办于1982年的“星期广播音乐会”是“经典947”的著名节目品牌;